[综述]太阳能产业成为中国“朝阳”产业
随着电力紧缺、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等矛盾的凸显,国家对能源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04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明确要大力调整和优化现有能源结构;2005年2月28日,《可再生能源法》加速出台;而为了应付目前日益复杂的能源管理,国务院能源领导办公室也已经过有关部门获批成立,呼之欲出。一时间可再生能源产业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相对发达的国外太阳能产业
在美国、荷兰、德国等许多国家,太阳能已成为商业化程度最高、利用最广泛的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房等已非常普及。在能源非常匮乏的以色列及希腊,太阳能的家庭普及率高达40%。当前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发电应用于建筑,并与建筑一体化的新型太阳能建筑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国进行示范,并引起强烈反响。以色列在80年代为太阳能热水器立法,规定凡新建住宅必须按技术规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否则不准建。该法大大推动了太阳热水器的普及,提升了全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他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已达到85%。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成抛物面槽太阳能发电站,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士也相继建立了太阳能发电厂。到2050年德国消耗的能量半数将来自太阳能。早在1992年日本太阳能发电系统就已和电力公司电网联网,2000年已有7万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家庭发电设备。
太阳能产业成为中国“朝阳产业”
太阳能热水器作为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年总产值已经接近110亿元。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出现百花争放的景象。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已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年总产值超过60亿元,并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国内市场容量将达到600亿元,欧盟则达到1500亿美元。史立山指出,根据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到2020年,要使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2.7亿平方米,年替代3500万吨标准煤。光伏发电今后较长时间仍主要集中在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用电方面,同时开展并网光伏发电的试点和示范。到2020年,使光伏发电总容量将达到100万千瓦。
我国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利用上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较落后的初级阶段。在1983年一1987年短短的几年内先后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了七条太阳电池生产线,使我国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从1984年以前的年产200千瓦跃到1988年的4.5兆瓦。
但在应用技术方面,我国与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方式,目前由于建设成本较高,还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发展,但在解决偏远地区用电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藏已在7个县建成10-100KW规模较大的县级太阳能光电站,全区各类太阳能光电设施容量超过2MW,推广太阳能热水器8.5万多平方米,太阳灶9.l万台,太阳能采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18万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和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份。
国内太阳能产业存在问题
第一、目前国内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大小企业有3000余家,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有17%。
第二、国内太阳能产业是新兴的行业,从生产、销售到营销,国内外没有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的绝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没有自己的完整有效的现代营销策略。
第三、进入该产业内门槛较低,企业较多较乱,国家缺少政策限制,行业内缺少监督和自律。
第四、鉴于目前现状,许多行业内知名企业已经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这必然预示着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将近行一次重大 “ 洗牌 ” :一些知名企业将会进一步壮大;一些区域品牌面临生死的十字路口;一些小型企业将会在竞争中消失。
第五、我国的太阳能企业大部分是民营的。在当初建厂时,民营企业对市场信息灵敏、反应快,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到目前阶段,这些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平台,有许多瓶颈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例如:市场营销问题、企业战略问题、企业形象问题、人力资源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借助外脑来解决不失为一条高效快速途径。
这种状况,既容易引发价格战之类的恶性竞争,也容易让某些以装配为主的不负责任的企业钻空子。显然,如何提高技术门槛,用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取代那些低劣产品,已成为太阳能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加快产业化任重道远
我国在太阳能的利用上缺少统一规划,用户零散、成本高昂。如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但一般都由各家各户自行安装,不仅使屋顶结构损坏,纵横的供水管也有碍观瞻。业内人士建议,建筑公司在设计住宅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太阳能小区,先期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有赖政策引导。目前,不少国家都制定了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减免税和应用补贴政策。如日本去年实施“补助金制度”,太阳能发电系统市场急速扩大,市场成交量猛增到17274件,比1994年上升了16735件,产业形成规模,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199 4年安装一个3千瓦发电系统要600万日元, 去年则降到了300万日元(约22万元人民币)。德国今年初通过了每1度太阳能发电量补助0.99 马克的政策,如用户引进3千瓦太阳能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3000度, 一年就可得到2970马克的补助。
供热采暖应加快改革
在取暖等热能的使用上,我国至今仍然实行福利政策。其实现在我国的能耗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已是刻不容缓。因此,尽快实行改革,在供热采暖方面采用热计量,并按实际热耗收费,必须尽快摆上议事日程。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在这一“朝阳产业”展开浓墨重彩的大手笔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计划,在两年内投入2.5 亿元开展一系列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包括建立若干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供热、风光互补电站、地热利用等示范工程,并适时作区域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