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转战中央空调市场激化土洋之争
近几年来,随着家用制冷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使得市场格局日渐趋向集中化。而随着国内大中型建筑中央空调的更新换代以及户式中央空调的快速增长,中央空调这块市场“蛋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国内大型的制冷品牌便再也按捺不住,将竞争的矛头转向了中央空调的市场。一场“土洋之争”的激战即将打响。
空调市场新格局:少数人的游戏
目前的国内空调市场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据最新资料显示,05冷冻年度前十大品牌的占有率已达75.9%,比04年度上升了5个百分点,而前10个空调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七成:美的、格力、海尔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的33%上升至42%,上升了9%;强势品牌的出口集中优势也进一步增强,三大品牌在出口市场的占有率由去年同期的22%上升至今年的34%,上升了12%。这就意味着剩下的所有品牌将在不到25%的份额中厮杀,空调市场已俨然演化为只有强者才有资格争锋的角斗场。业内有关人士曾表示若按照今年的品牌淘汰速度来算,明年空调市场也就剩下不到10个品牌。
制冷巨头纷纷转战中央空调市场
8月23日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在格力电器正式下线,并启程发运到安徽黄山一五星级酒店——中国徽州大酒店投入安装调试。这不仅意味着使格力电器由此打破了“美系”、“日系”等国外中央空调企业对大型中央空调领域的技术垄断,自主生产具有较高端技术的空调机组,也意味着,格力电器自身完善和丰富了中央空调的产品线,开始加入中央空调的竞争中。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也曾表示,中央空调成为格力电器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未来将实现30亿的销售目标。
就在格力宣布在中央空调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四天后,8月28日,美的制冷家电集团总裁方洪波在重庆宣布,以生产大型中央空调为主、投资总额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美的重庆工业园正式建成,美的将把该工业园打造成国内最大的中央空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而美的生产的第一台中央空调离心式冷水机组也正式下线。该设备由去年8月成立的合资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通)生产。和美的广东顺德基地生产小型家庭中央空调不同,重庆基地以大型中央空调为主。
另一家用空调巨头海尔放言要做“世界中央空调大王”。 不只是海尔、美的、格力,还有TCL、奥克斯等。TCL也打出四张王牌(零突破业绩拓展外销市场、技术型人才升级营销队伍、变频多联机引导发展潮流、以技术水平来满足用户所需)着力在商用空调的健康发展。这些家用空调巨头都相继大举介入中央空调领域,并将其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国际中央空调知名厂家在竞争中亦不容小觑
长期以来,国内的大型中央空调项目几乎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几大品牌瓜分。来自美国的约克、特灵、麦克维尔,以及来自日本的大金、日立、三菱都是传统的大型制冷设备供应商。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金空调,曾一度没有竞争对手。据悉,目前国内80%以上的大型中央空调由外国厂商提供。
跨国公司已完成了本土化运作,如韩国LG公司,从提出"做中国的LG"到去年宣告结束战略性亏损,已将中国企业天生具备的优势一网打尽。今天的中国企业不仅不再具备本土优势,相反,跨国大公司经年历练出来的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中国企业短期内又学不来。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往往以专利的形式制约中国企业获取技术;以合资、合作和技术转让的方式控制着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节奏,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伴随跨国公司制造基地的转移,研发基地的转移也明显加快。从压缩机到整机、从原材料到零部件,日韩企业已在中国建立起越来越多的研发基地,如松下、日立、大金、LG、三星等。而且,随着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已把中国市场当成其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可以预见,跨国公司在中国采用的技术会与全球越来越同步,甚至由于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新,不排除其将新技术和新产品首先在中国投放的可能。
竞争中将遇的困难
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暖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元炜教授曾经总结出中央空调行业技术发展主要特点: 一是技术准入门槛越来越低。从1999年开始,在一年比一年惨烈的价格战中,降低成本成为各个中央空调企业一切工作的重心。然而近两年原材料涨价,又给降低成本增加了新的难度,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随着配套技术越来越完善,中央空调技术被越来越长的供应链不断稀释,整机厂的技术优势已不明显,中央空调行业的技术准入门槛越来越低,也加剧了竞争。
二是技术同质化加大创新难度。世界中央空调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已越来越小,趋于同质化;而中国中央空调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尽管与跨国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国内企业之间,尤其是位居竞争前端品牌的"第一集团"内部,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已呈同质化趋势。正因如此,才使得技术创新越来越难。正是由于彼此之间模仿得很快,再加上新技术、新产品的风险和价格战的紧迫形势,更使技术创新受到抑制。2000年以后,国内市场也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面市,而更多地陷入价格战和概念战。
三是跨国公司成为直接竞争对手。如前文所说的,中国本土竞争的一些优势逐渐淡化,即便是价格的差距也将至警戒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外资中央空调厂商的价格与本土厂商已经非常接近,“很多项目的竞价差别不到10%”,这让“本土品牌很难做”。这便促使新参与者不得不多谋出路,方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竞争前景仍是光明的
首先,根据市场的反应表示,目前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从盲目崇洋迈向理智消费的转型期。其次,转战的厂家逐渐掌握制冷空调的核心技术,在技术上与国外竞争者的差别越来越小。再次,国内品牌在竞争中各有“杀手锏”,海尔今年新推出“五段全程标准”服务,在采购、设计、安装、监理、维保五大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使中央空调服务率先在国内达到精细化标准。继客厅中央空调、健康模块中央空调之后,近日,海信对中央空调进行全面“升级”,改进原有的局部换新风功能。长虹的中央空调一期工程竣工,计划到明年实现10亿元的年销售额。而TCL也宣称,其进军中央空调的速度和增长率都名列前茅。美的和重庆通用“联姻”共造制冷基地。
机遇与挑战实际上是一种事物,就像一把“双刃剑”,会互相转化。中国企业只要把握好时机,相信在这“土洋之争”中仍能叱咤风云。不管怎么说05冷冻年为国内品牌在中央空调市场上开了个好头,希望能能在这场战役中“红旗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