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综述]集中供冷:供热企业必然出路
上周(2006.4.3—2006.4.7)“青岛:供热企业探索集中供冷”一则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其内容是供热企业在供电紧张和环保两大问题的困扰下,城市“集中供冷”无疑是环保节能的新方式,在有条件的区域和城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集约化经营的集中供冷、集中供热事业前景看好。在又一个供热季过去时,众多供热企业面临着人员设备闲置等新问题,如何提高供热设备利用率,使其创造更多的价值,探索“集中制冷”是一条供热企业发展之出路,也是产业发展之机遇。本周综述就围绕供热企业集中供冷的特点和前景进行了概述。
1、集中供冷的前景
近几年来,供热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供热设备利用率又偏低,这使得许多供热企业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夏季制冷主要采用分体式电空调。这种方式,不但能耗高,而且存在着噪声、滴水扰民、室外机影响建筑物美观等问题。近年来,室外机高空坠落伤人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加上氟立昂的使用,受到环保专家的普遍质疑。去年由于电力紧张,国家首次给空调使用设定了控制温度,从中可以看出空调制冷面临的尴尬。即使是使用了中央空调系统的单位,也只有少数高档写字楼、宾馆、机关办公楼等。这种限于单体建筑的“独立”供冷,相比一家一户的空调制冷,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这些都给集中供冷提供了机遇。
国际上最早的商业化的区域供冷工程始于1961年美国的哈特富德 (Hartford), 6年之后区域供冷登陆欧洲大陆, 地点是法国的La Défense,该系统现在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供冷系统之一(1997年的供冷能力达到了220MW), 目前法国和瑞典是欧洲区域供冷发展最成熟也是技术最先进的两个国家。1989年, 第一个北欧区域供冷工程诞生于挪威, 紧接着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市内大型区域供冷项目经过两年的精密筹划后于1995年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几次不断的扩充系统供冷能力, 到目前为止该系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供冷工程之一, 更重要的是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讲, 她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供冷的典范。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据悉,广州大学城集中制冷项目已于2004年投入运行。根据测算,该项目通过区域集中制冷,项目投资比建筑物单独设置中央空调可节省1.3亿元,减少电力设备投资1.7亿元,运行成本比分置式中央空调降低28%,节能效益显著。
2、集中供冷的优点
建立集中供冷系统,除节约投资及节能效果明显外,还有以下优点:一、有利于优化城市整体规划,提升城市形象。二、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制冷区域会降低噪音1至2个分贝;三、室外大量冷水管网,可制冷区域平均环境温度降低2至3度;四、废气集中排放,制冷区域室外空气品质得到提升;五、扩展性强,哪里需要新增大楼或居民小区,管道接过去即可完成。
3、供热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实现集中供冷
按照现在绝大多数供热企业的运行方式来,只有在冬季采暖期设备才投入使用,其它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设备利用率只有30~40%。如此之低的利用率,要想通过节能降耗去达到增收的目的,是难以办到的事情。 要想真正走出困境,供热企业必须首先改变非采暖期设备、人员闲置的状况,从怎样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其创造更多的价值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供热企业的产品是“热”,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专长是如何生产热、供应热。供热企业的优势,就是要围绕“热”做文章。
实现集中供冷,技术层面上对供热企业来说并不很困难,只需要对原有的热力站加以改造,安装制冷设备即可,供冷管道可以与供热管道共用。专家表示,只要有集中供热的地方都能实现集中供冷。如是,经过改造之后的热力站,就不单纯是为冬季供热服务了,而成为了集供热、供冷、供生活热水功能于一身的多面手了,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集中能源站”。通过“三联供”改造,原本专属高档宾馆和小区的奢侈品———集中制冷和集中式生活热水,就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居民们可以像使用自来水一样方便的使用冷风和热水。与此同时,供热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可以大大提高,走出困境就会大有希望。
不能回避的是区域供冷技术在中国的经济可行性的研究是实现这种技术的关键中的关键: 政府的大力支持。合理的外部能源环境条件, 最恰当的商业管理模式, 最好的技术手段的应用, 以及相关行业的更加严格的环保的强制性政策的出台等等, 都是跨越这一障碍并且化不可能为可能、化障碍为契机的重要手段。发展既节能、环保又经济可行的制冷技术将成为我们实现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伟大目标中重要的一环, 区域供冷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应该在设计中认真参考的绿色供冷方案。
总而言之, 区域供冷如果利用得当将是一种在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的供冷技术, 也是供热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然,但就目前看来,区域供冷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