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小心翼翼”的理性奥运营销心态
2007年8月8日,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对不同的奥运赞助商来说意味着不一样的体验,各大品牌的奥运活动在最后的一年里极近“狂热”。就奥运活动的形式来看,可谓是百态各异,纷呈迥然,当然目的只有一个:搭上奥运营销的末班车。
百年不遇的奥运会对商家来说,奥运营销的不同说法一直甚嚣尘上。但是不同企业的观点在这个时候却冰火几重天:有的企业说,我们的奥运营销已经是如火如荼,还有一年的时间,到了冲刺的阶段了;有的企业说我们还一直在探索,奥运营销究竟怎么走才能更好些;还有的企业甚至说:奥运营销?我们已经开始进入收尾阶段了……
莫衷一是的说法令笔者也如堕入云里雾里。
但是在媒体工作了二十几年,凭着职业的观察眼光,我们无意间发现:一直在悄然地、巧妙地并独特地经营着奥运商机的海尔。或许用“悄然”这个词也许并不能博得大多读者的认同,严格意义来讲,用“小心翼翼”或许会更妥帖些。
其实,在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前,海尔就开始了它的奥运征旅,标志是2001年初,海尔成功地为雅典奥运村和媒体村配套中央空调。海尔的海外销售人员说,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诚惶诚恐地开始了为奥运服务的经历。
为了让参加2004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能够享受到中国海尔产品的舒适,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奥运服务团队,24时为奥运场馆服务。“小心翼翼,倍感珍惜,是那段经历的真实写照”,海尔的工作人员说。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为之喝彩,或许很少有人为背后默默付出的海尔喝彩,但是雅典奥组委没有忘记海尔,他们给予了海尔很高的评价。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后,海尔开始了与奥运赛跑的征程。
2005年8月15日,海尔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白色家电赞助商。为了能够为北京的奥运场馆服好务,海尔专门组织了奥运服务无边界团队:到悉尼、亚特兰大和雅典考察,了解历届奥运场馆对附属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尤其是研究成套家电和空调处理系统的成熟的做法。
进入2006年,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海尔在奥运场馆配套权的争夺中一路凯歌。
到目前为止,海尔中央空调已经中标了包括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在内的20个奥运项目,与此同时,海尔成套家电也成功配套奥运会的诸多场馆。
有人说,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海尔已经夺得了“经济奥运”的金牌。但是,海尔人没有为此而止步不前。笔者采访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时,他一再表示:海尔只是开始了与奥运赛跑的第一步,海尔为奥运服务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8月6日,海尔中央空调又悄然在海尔北京奥运服务培训基地进行了备战本年度13场奥运测试赛(之前已经进行了6次)中最后一次“奥运服务特别预案”演习。
“海尔配套奥运场馆让我们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这份信任和重托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呵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为奥运会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海尔中央空调奥运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卢国华在演习现场对笔者说。
这次的服务演习很成功。演习是在模拟了奥运场馆的中央空调的实际运转情况而进行的,演习的时间之所以选在8月6日,是因为设备的运转工况符合一年后的实际工况,而北京的奥运培训基地的设备可以说是奥运场馆中央空调设备的翻版,这次演习可以说是奥运场馆实际运转的真实模拟。
奥组委的有关人员透露:海尔是在本年度13次奥运会测试赛之前唯一举办奥运服务演习的企业。
海尔的小心翼翼和用心良苦再一次被验证。
笔者还了解到:海尔北京的奥运服务基地是海尔国内的三大培训基地之一,另外的两个是青岛奥运培训基地和上海世博会培训基地。而海外的培训基地2006年开始就在英国的伦敦建设了,因为海尔已经开始了备战2010年30届奥运会的议程。
“小心翼翼”的心态成就了海尔的奥运梦想,而海尔在奥运营销的道路上每迈出的一步都是祥虑力行的,是慎之又慎之后的理性之举。
从雅典到北京,再到伦敦,海尔的奥运之路始于谨小慎微,远于真诚执著。
这样看来,我们完全没有理由为所谓倒计时的一年而欢呼,因为奥运营销的时间在奥运精神“更高、更快和更强”之后应该是“更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