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仅仅是能源吗?应该是理性解析
【慧聪暖通制冷网】能源之争由来已久,回首世界能源发展,我们似乎走进一个怪圈,循环着勒紧圈子,越缩越小。当世界都看到能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时,大家争相涌进争夺能源的行列,为此,世界各区域的战争不绝于耳,巨头们一看,慌了,怎么能断了大家后路呢?你是能源大国就能比我经济大国吗?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所有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可再生能源、替代性能源、新生能源在大手笔的投入下,如雨后春笋,冒出地平线。可是就是这样大制作,大消耗的研发与投入,能源的开采越来越多。能源的利用越来越稀缺,我们一边在寻找能源,一边发现,我们的能源越来越少。我很困惑,我们的能源为啥越替换越少。我琢磨,辗转,睡不着....
突然,我发现,我有一个深刻的感觉,未必正确,却是一个现象,如果大家觉得是对的,就是道理;如果不对,就是现象,我们措辞很严谨。
在我们深深感概于能源的消耗与浪费时,我们更加尽最大可能将能源攥在自己手里。细细一想,不是真的认识到能源多么可贵,而是由能源所引起的一连串经济反映,如原材料上涨、能源价格的哄抬,以及由此而来的动荡...我们对于能源可贵的认识不足,在洗脑时也是以经济后果为引导,不是从能源耗尽的根本,我们要理解的是别的同等生物的生存状态,而不是以我们的角度进行所谓的“合理想象”。也许,只有拿大家最感兴趣的东才能吊起所有人的胃口。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最直接却不是最理性的,其隐藏的危机也是我们即将要应付的难题。
我们现在在找替代能源,是否给大众一个暗示,我们节衣缩食的使用能源是为了等待先进的科技探索新的能源,而不是我们理性的解析:我们要的是保护一个地球,保护每一个物质条件,我们要的是一个平衡的世界。
我们起步在理性思索的路上
中国在能源路上起步较晚,并且处在破坏大于贡献的时候,国家几次的会议都将能源的实际利用与开采作为核心议题,更是加大了财政补充力度。
2009年8月11日,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披露,目前,中国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翻番,总装机容量已位列世界第四;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太阳能发电总量位居世界首位。到2050年,中国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有望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45%。
国家设立政府基金性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首次审议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国家设立政府基金性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年度安排专项资金和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其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规划目标缺乏科学预见性,国家和地方规划间缺乏相互衔接,使大家实施在能源上的关注度与实际能源所能达到的效果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显现出来。因此,需要在法律规定上加强标准,政策的统筹协调,强化能源开发利用同国家能源发展的衔接,明确地方实施准则,有效发挥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关阅读:
热泵中华行
相关阅读:
靠“太阳能”发家的中国三大亿万富豪?
投资抬头 生存难言乐观 中小企业喜忧录
机器视觉:太阳能行业如何赢在中国?
李连杰牵手布莱尔 “娱乐”寓于节能中
太阳能迎来“3G时代”:一大 二傻 三全
最具野心风能设计:迪拜螺旋式大厦(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