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的2020:多元应用是趋势 供热是可行方向
慧聪供热采暖网2019年冬天,位于山东烟台的海阳核电站,通过抽汽供热,为7000多户居民约70万平方米的住宅提供了源自核能源的热能。
《能源评论》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田力,他认为,上述项目使得酝酿多年的核能供暖总算以这种“曲线”的形式落地。“十三五”以来,我国核电取得了显著成就,核电领域的热点也在不断演化:从2014~2015年的管理体制,到2016~2017年的核电走出去,再到2019年下半年的核电审批重启以及何时开闸“内陆”核电项目,在当下探索核电在供暖领域的应用可能,更具现实意义。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明确提出,“加强清洁供暖科技创新,研究探索核能供热,推动现役核电机组向周边供热,安全发展低温泳池堆供暖示范。”实际上,不仅是传统的北方地区,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长江沿线乃至云贵高原的一些冬季寒冷潮湿地区的城镇居民也急切盼望集中供暖的实现。
近年来,在雾霾治理、碳减排的大背景下,核能供暖呼声渐高。核能供暖作为一项低碳清洁、安全稳定、经济性好的城市规模化供暖技术,可有效替代部分燃煤锅炉,为地方提供稳定、清洁热源,保障民生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指出,“由于核电站能源效率高,建设沿海核电站可有效解决北方东部沿海大城市热源紧缺问题;而低温供暖小堆有供热时间长、运营成本低的特点,可解决严寒内陆地区清洁热源不足的问题。”
田力表示,核能供暖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事业,利用核能满足城镇集中供暖的基本负荷需求,既确保了能源需求,又改善了能源结构,还优化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大气环境,更为国家分担了碳减排的艰巨任务。
据介绍,核工业领域多个单位都推出了核能供热技术,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补充和部分替代燃煤锅炉和燃煤的热电联供机组。2017年11月28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9-2池式堆改造完成,实现冬季供暖。同日,中核集团“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在京正式发布,标志我国在核能供热技术领域又向前走了一大步,为探索城市区域清洁供暖提供了又一新的解决路径。
田力认为,当前发展核能供热时机已逐步成熟,发展核能供热,也是促进核能工业界转变观念、扩展视界、走进市场、贴近客户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机遇。实际上,我国核能供暖推进并不顺利,尽管将近十个城市已经和核能开发企业签署了核能供暖或核能供热项目的合作协议,有些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进展,但还是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距离真正设备订货和开工建设尚有时日。下一步,核能供暖事业推广过程中,应该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最大阻力在于地方政府及公众接受度。由于对核能知识的匮乏,以及日积月累的恐核心理,公众对任何核设施的心理接受度都较低。提高公众接受度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一部分,需要地方政府积极接受并大力支持,同时配合做厂址周边百姓工作。
二是行业内技术路线差异大,未能形成合力。虽然技术路线丰富,但在目前商业示范堆尚未建成、核能供热推广的初期阶段,科研、设计和市场推广资源严重分散。用搞大型核电的观念、思路和方法搞核能供暖小堆,不仅会让地方政府和用户挑花眼,而且也会增加审批难度,延长审批进度。需要核能领域多家核电集团形成合力,组成国家队,尽快推出标准化的系列产品,整合上下游产业,形成批量化、标准化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大幅度降低建造和运行成本。彻底改变核电领域各自为战、求新求特、不愿统一、自恃皇帝女儿不愁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被动发展局面。
加快首座商业示范池式堆的建设,对于发展核能供暖事业而言迫在眉睫。因此,建议各大核电集团形成合力,在需求迫切且厂址适合的地区,批量布局十个以上的池式堆核能供暖项目,引领上下游供应商形成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制造、标准化施工、标准化运营。
暖通巡展活动是慧聪网大型线下采购、行业间交流共进的平台。借助慧聪强大的商家资源,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巡展活动,以具体行业为主线,聚集全国相关产品经销工程商、终端用户走进厂家进行参观、考察、采购,积极地帮助采购商在众多品牌中,寻找值得信赖的、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销售前景的产品,创造买卖双方合作机会,最终使买卖双方在活动中实现双赢!填写下表,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