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省出台“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一体化、分布式光伏成主战场
近期,随着各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陆续出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光伏等可再生能新增开发规模逐渐明晰。据统计,截至目前海南、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宁夏、浙江、江西、西藏、四川、黑龙江等21省已公布了十四五能源规划,其中16个省份明确了超258GW以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目标。
从规模来看,十四五期间仅海南、内蒙古两省光伏新增规划约占到总量的39.5%;河北、山东、云南三省新增装机规划均超25GW,宁夏、浙江、四川新增装机达10GW及以上,江苏、西藏、辽宁、黑龙江、江西新增规模均在3GW以上。
而在这些地区出台的规划中,“两个一体化”基地和分布式光伏被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发力点。
“两个一体化”
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今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4月,国家能源局向各省市印发《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上述文件鼓励“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建设。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 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 统筹各类电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积极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因地制宜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稳妥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侧重于围绕负荷需求开展,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要素,以储能等先进 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安全、绿色、高效为目标,创新电力生产和消费模式,为构建源网荷高度融合的新一代 电力系统探索发展路径,实现源、网、荷、储的深度协同, 主要包括“区域(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等具体模式。
“两个一体化”发展是电力行业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在已公布“十四五”规划的省份中,黑龙江、甘肃、河北、内蒙古、新疆、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福建等10个省市均明确提出要开发多能互补及一体化大基地项目。
如今,无论是从各省政府“十四五”规划、政策导向,还是大小能源电力企业的项目开发建设,多种能源搭配的“一体化”基地项目已然呈现遍地开花之势,“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型基地项目赫然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模式。
分布式光伏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型集中式电站占比为67.8%,分布式电站占比为32.2%。随着光伏在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叠加户用的应用规模,屋顶分布式光伏将加速发展,预计未来分布式将成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之一。
据统计,在“十四五”规划中,浙江、山东、大同、杭州、吉林、广东等6省份将分布式光伏发展作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部分,写进规划之中。
此外,国家能源局亦发布分布式光伏重大利好政策,《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开拓,拟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推动分布式光伏整县项目相关文件,除少数地方申报尚未截止以外,省级地区大多已完成申报,政策推动叠加分布式应用场景日趋成熟,十四五期间分布式光伏发展大有可为。
从2021年开始,除户用光伏以外,光伏项目将全面去补贴,进入平价时代。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调动更多的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或将成为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主流。
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281万千瓦,占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54.7%,占比超过集中式光伏。从后续光伏装机容量的角度看,分布式光伏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未来分布式光伏装机的占比将稳步增长,有望在2025年达到50%,逐渐成为未来光伏建设的主流,而我国可安装光伏建筑面积还有待开发,增长潜力巨大,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分布式光伏市场或将迎来真正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