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成杯”第18届慧聪暖通产业大会暨供应链百强与省级十强暖商峰会

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之冷链物流开启新征程

慧聪暖通与舒适家居网 2023-05-31 16:03 来源:澎湃新闻

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之冷链物流开启新征程

冷链物流的主要内容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途径;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医药产品物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支撑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

我国冷链物流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冷链基础设施,包括冷藏库、冷藏集装箱、速冻设备、冷库冷柜设备、制冷压缩机等等;中游则是冷链物流服务,可分解为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涌现出一些特色代表企业,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商中一共有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和平台型七种模式;下游方面,冷链物流的需求侧主要包括食品生鲜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以及医疗药品等领域。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目标

据中物联冷链委、中商产业研究院等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9年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17.50%,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实现近年来最大幅度扩张,产值超4000亿元,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达到9.2%的增速,市场规模达到4184亿元。考虑到未来增长势头不减,按此增速测算,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跃升达到约8970亿元。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结合我国国情和冷链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实际,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通道运行网络,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健全监管保障机制,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明确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效率大幅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高,成本水平显著降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基本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监管机制。

我国冷链物流将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融合联动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构建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强化冷链物流支撑体系;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即夯实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络、优化冷链物流全品类服务、推进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强化冷链物流全方位支撑、加强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

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地域分布看,冷链设施和企业“东多西少”分布不均。我国的冷链硬件设施依然缺乏,设备分布不均,冷链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和一线发达城市;然而,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却冷链资源匮乏,发展相对滞后。一是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国内冷库建设规模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人均冷链资源水平还有待改善。二是冷库容量地域分布不均。三是冷库企业分布不均。

从产业链布局看,配套设施少、信息化水平低或引发“断链”风险。我国冷链物流前段后端设施相对而言不够完善,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一是冷藏车等配套设施保有量少。我国冷藏车保有量约21.47万辆,技术水平亦偏低。二是冷藏运输率低。目前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仅有15%、57%、69%。三是“断链”时有发生。据估算,我国每年因冷链“断链”造成约1200万吨水果、1.3亿吨蔬菜的浪费,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加大了粮食安全的风险。四是信息化支撑力度偏弱。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从产地到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取到匹配的链条信息,导致产需不对等,目前,仅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逾十个省市可以实施冷链食品追溯,因此信息化支撑冷链物流发展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冷链企业竞争力看,市场集中度不高。一是我国冷链市场集中度仅为美国的1/4。二是现存续的冷链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9.28%,冷链物流行业仍面临散、小、杂的特点。三是冷链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巨大,创新研发乏力,目前全国开设“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仅有10所,68.97%的企业反映难以招聘到合适的冷链物流人才,具备全链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

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全国一盘棋。一是建立冷链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商务、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组成,冷链协会和企业具体实施的工作推动机制。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与上级农业部门、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结合土地管理政策,合理安排现代物流业载体建设项目,鼓励通过既有资源改造提升物流用地供给能力,支持新建项目并线规划、综合开发、立体开发。三是形成全国统一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加强对生鲜农产品供给、生鲜农产品需求以冷链物流布局等诸多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进而为生鲜等冷链物流运输、配送等提供全面信息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优化布局。一是推动冷链物流建设纳入新基建理念。全力支持科创型企业立足冷链基建领域,引导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加大对应用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创新应用,让冷链物流充分融入智慧城市、乡村振兴建设之中。二是加快关键性冷链物流基础性建设。大力推进关键冷链设备设施新建及升级改造,给予企业专项资金补贴支持,如拨款购买冷藏车辆和冷藏设备、搭建现代化冷库。特别是加快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解决好这“最先一公里”的问题,降低产品损耗,保障新鲜品质。三是重点加强加工配送中心建设。以加工配送中心为核心,向冷冻冷藏供应链的上游延伸,使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下游节点与供应链上游的沟通更加顺畅,使商品采购供应更有保障,有效防止供应链断链。

健全法规标准,强化全链条监管。一是建立健全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等,保障冷链物流行业规范经营有据可依。二是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参考国家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发挥现有国家和部门相关检测机构的作用,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并鼓励在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快速检测服务。

加强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建立冷链“产学研”的促进中心。强化科技支撑,成立由政府主导、科研院所支持、企业提出需求的“产学研”的促进中心,重点解决冷链领域前沿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二是对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进行创新与研发。加强对冷却冷冻、冷藏和信息化管理等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与研发。三是加强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创新。鼓励各冷链物流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冷链物流资源、设施、设备、人才等诸多资源的共建、共用、共享,进而在冷链物流“任务分配”方面更具有科学性,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激活冷链企业迸发市场活力。

下一步发展方向

未来,冷链物流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一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库、冷藏车等设施的普及率。二是拓展业务范围,未来,冷链物流将向更多领域拓展,如电子产品、生物制品等行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将逐步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行业集中度。四是提升技术水平,冷链物流企业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和流程优化,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这一系列因素都将会促进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不断发展。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大湾区建设和海南等更多自贸区的开放,区域升级必将会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冷链企业发展模式等方面产生更多的新机遇。

冷链物流相关政策

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之冷链物流开启新征程

2022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

《通知》提出通过2年时间,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要集散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流通能力显著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继续增强,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通知》支持内容包括通过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引导有关省统筹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抓住集散地和销地两个关键节点,进一步聚焦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引导支持的主要方向如下:

一是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能力。在集散地、销地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鼓励建设公共冷库、中央厨房等设施,加快绿色、高效、低碳冷藏设施应用,完善物流集散、加工配送、质量安全等功能,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

二是提高冷链物流重点干支线配送效率。在销地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改扩建冷链集配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集成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提高冷链干线与支线衔接效率。

三是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在城市供应链末端支持连锁商超、农贸市场、菜市场、生鲜电商等流通企业完善终端冷链物流设施,进一步增强冷藏保鲜等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推动建设改造前置仓等末端冷链配送站点,鼓励配备移动冷库(冷箱)等产品,提高冷链物流终端配送效率。

2022年2月,供销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构建以骨干网、省域网、区域网与信息平台为主架构的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系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国家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到2035年,实现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科技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2022年9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区域冷链物流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广东将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装备提升,冷库库容规模和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并大幅提升专业化冷链服务质量。此外,广东将加快建设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力争实现4—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国家年度建设名单;建成全省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实现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全覆盖。

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提出,广东将构建现代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夯实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络、优化重点品类冷链物流服务、推进冷链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培育冷链物流骨干企业、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强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等。

其中,在构建“7+N+X”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方面,广东将围绕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以及具备条件的冷链物流设施,规划布局若干省级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

2022年9月,湖南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区块,以湘南、洞庭湖、大湘西地区为区域中心,以多个特色基地为重要节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方案》提出,建设若干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RCEP等,推动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质升级,加快怀化国际陆港铁路冷链物流园建设,支持怀化开行东盟国际冷链班列,打造冷链物流区域中心。依托长沙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支持长沙申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统筹长株潭地区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建设,构建衔接紧密、往返互动的区域性冷链流通网络。

《方案》提出,依托龙头企业、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等功能的小型、移动冷链仓储设施,加快推进分级包装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巡回租赁、“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模式;引导城市商业街区、商圈、农贸市场共建共享小型公共冷库,加大城市冷链前置仓等“最后一公里”设施设备建设力度,鼓励移动冷库、智慧冷链自动售卖机、冷链自提柜等在城市末端配送领域广泛应用,扩大城市冷链网络覆盖范围。

《方案》提出,依托京港澳、二广、包茂、长张、杭瑞、沪昆、泉南七条高速公路交通干线,构建“三纵四横”冷链物流骨干通道,联通冷链物流重要节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慧聪暖通与舒适家居网二维码